你可能以为“知易行难”,但我觉得对有些人而言,是“行易知难”,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先看下面这张图:
你是哪种类型?
如果用“知道”和“做到”这两个维度划分出四个象限的话,你会看到其实我们通常会遇到四种情况:
- “知道-做不到”:这个类型通常被形容为“知道辣么多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他们听很多课、读很多书、经常参加读书会、习惯培养活动、拆书帮、TMC演讲俱乐部,这里面有些人是在逃避,让自己时刻处于“输入”状态,就是对“输出”的逃避,有些人是贪心,想学的东西太多,兴趣转变很快,这种贪心的背后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还有些人是不肯吃苦,学很多东西都是开了个头儿,真正需要坚持的时候就放弃了,不论是因为逃避、还是贪心、还是不肯吃苦,结果都是“知道-做不到”
- “知道-做到”:这个类型被称为“知行合一”,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看上去他们总是心想事成,想学英语,很快就到了阅读原版书的地步,想学写作,没多久就出版了一本书,想跑步,很快就能在马拉松比赛上取得好成绩,这是很多人都羡慕的状态
- “做到-不知道”:这个类型被称为“被浪费的天赋”,他们没学过画画,兴趣来了画上一幅,就让人觉得小时候肯定专门练过,没学过写诗,有一天随便写写,就被无数人引用,可是你问他们,你是怎么做到的?他们的回答通常是:“我也不知道,就按照想的做出来就行了”,这就是天赋,而且是被浪费的天赋,因为如果不经过专门的学习,天赋就只能是天赋而已
- “不知道-做不到”:这个类型要么是高人,要么是“在舒适圈”,它也是“知行合一”的,就像是第2种类型的影子,我经常觉得楼下的清洁工,似乎什么都没学过,但整天都有很幸福的笑容挂在脸上,我们学来做去,不就是为了这种幸福感吗?人在这种状态下也是很幸福的,只不过会有隐患,我们后面讲
那么问题来了,你是哪种情况呢?是“知道-做不到?”还是“知道-做到?”还是“做到-不知道?”还是“不知道-做不到?”
那么该如何调整?
不管你是哪一种,你都应该看看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如果你希望做到“知行合一”的话,努力的方向有两个,如图所示:
- 从“知道-做不到”到“知行合一”,需要的是“刻意练习”,老生常谈了,你可以看一本书《刻意练习 : 如何从新手到大师》,我想分享我观察到的误区,有些人觉得自己每天有意识的练习,就是刻意练习,比如说每天规定用半小时的时间跟着手机软件练习英语发音,这是练习,但不是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比这个要更“小”、更细节,比如说自己的发音缺少韵律,那么专门找一些韵律很好的录音,跟着练习,并且找到英语发音韵律的规律,再去沿着这个规律练习,看到了吗?并不是跟着手机软件勤奋练习这么简单,而是确定自己的改进点-找到目标-练习-掌握规律,这么一个过程
- 从“做到-不知道”到“知行合一”,需要的是“系统学习”,天赋被浪费就像美食被倒掉那么可惜,系统学习一种是自学,一种是在教育体系里学,一般能选择后者就选择后者,因为在学校里有学习的氛围、也很专注,还有老师带领,同学切磋,系统教材,自学的话就要自己创造上面这些东西,比如说要学习写作,首先要有“系统教材”,也就是做主题阅读,从大文豪的作品,到教虚构、非虚构写作的书,最后确定一个自己的方向,比如说写小说,围绕这个方向,列出一个自己的学习清单,然后是“老师和同学”,在这个人人在线的时代,找到老师同学变得容易,难的是找到好老师和好同学,接着是“保持专注”,工作会让你分心、家庭会让你分心、手机也会让你分心,最后是“学习氛围”,为自己打造或者选择一个学习空间,星巴克就算了,人多又吵,建议找今日阅读或者猫空这样能够喝咖啡的书店,店员会帮助你维持安静的环境,你看,想要自己进行系统的学习,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吧?
对于“不知道-做不到”的类型,可能对自己目前的状态挺满意,他们需要的是一种环境改变带来的击碎,就像小行星撞地球毁灭恐龙的那种,我有个从学校毕业关系就很好的朋友,跟我一样在国企,只不过我出来了,他还在那里呆着,前几年都觉得挺好,工作不忙,有空了喝喝酒、打打牌,相夫教子,可是突然有一天,企业要进行裁员,这一下她慌了,非常焦虑,然后就开始学习,这时候,她进入了“知道-做不到”的状态,她的努力方向就和上面一样,经过刻意练习,重新进入知行合一的状态,所以,虽然“不知道-做不到”和“知道-做到”看上去都是“知行合一”的状态,但不同的是前者有被击碎的隐患,后者因为掌握了某种“进化”的能能力,就没有这样的隐患。
借着“刻意练习”和“系统学习”还有“击碎”,你就已经慢慢朝“知行合一”靠近了
结语
“知行合一”的状态就像马戏团的演员,站在一块底下有圆球的模板上,开始的时候你需要努力的保持住这个状态,到后来,它对你来说就像踩在大地上一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