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第一周遇到“节后综合症”?这招亲测可用

收假上班之后你有没有这些感觉:

  • 不想上班!不想上班!不想上班!
  • 早上犯困,晚上精神
  • 想不起来今天是几号或星期几
  • 不停回味假期的美好时光
  • 不论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好像身体被掏空

如果你中了3条以上,你就已经处在“节后综合症”的状态。

这其实是个伪概念,但确实是很多人存在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怎么来的呢?小强觉得是这样:从意志力的角度来说,放假的时候你过着自由散漫、随心所欲的生活,之前工作训练出来的意志力肌肉都萎缩回去了,现在一上班就要进入专注繁琐、紧张高压的生活,在这50公斤的工作杠铃之下,我们的意志力肌肉还没有做好准备,又必须要去推杠铃(工作),而且一直推一直推,于是就产生了文章开始的那些感觉,所以“节后综合症”和肌肉力量透支一样,产生无力感。当工作10-20天之后,意志力肌肉在工作压力之下又被锻炼起来,“节后综合症”也就自动消失了

你可能搜了很多调整“节后综合症”的办法,无非就是:让老板发开工利是、重新找到工作目标、做好计划、早睡早起、饮食清淡节制,这些办法都很好,但实现起来有点难度。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帮你更快走出“节后综合症”,莫法特休息法

据说《新约圣经》的翻译者詹姆斯·莫法特的书房里有三张书桌:第一张书桌上摆着他正在翻译的《圣经》译稿;第二张书桌上摆的是他一篇论文的原稿;第三张书桌上摆的是他正在写的一部侦探小说。

莫法特的休息方法就是从一张书桌搬到另一张书桌,继续工作。

所以莫法特休息法是指避免长时间做同一种工作,而应经常变换工作内容,进行主动的调剂和放松,以保持精神上的兴奋点。

—《MBA智库百科》

为什么这个方法对“节后综合症”有效? 我们从休息状态很难直接到工作状态,那就先用劳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从假期到工作的过渡

具体怎么来做呢?我举一些栗子:

抽象与形象

工作中几乎都是做抽象的事情,比如:

  • 写工作总结
  • 做项目汇报ppt
  • 一季度部门计划
  • 制定预算
  • 组织会议

做这些事很费脑细胞,要不断的思考,还很容易钻牛角尖,最后眉心都会产生“川字纹”

用莫法特休息法可以这样:

  • 埋头思考一阵儿项目汇报ppt内容
  • 然后站起来找个白板在上面画画汇报的思维导图,或者ppt某个页面的简图,跟人交流点别的事情,往往这个时候会激发对于ppt内容的灵感
  • 然后再回去思考ppt内容

总之,思考一会就说说话、画画图、这样又不累又能冒出好点子。

动静交替

现代人几乎都是用电脑工作,一坐就是2-3个小时,而且因为保持高度专注,即使身体已经很累了也觉察不到,所以工作告一段落之后才发现腰酸背痛脖子疼。

动静交替的工作能缓解这种状况:

  • 可以找个倒计时器,智能手机自带就有
  • 设置一个倒计时,比如30分钟
  • 时间到了就休息一会,比如站起来走走、到走廊转转、去喝杯水、到楼下走一圈

当我们重新回到电脑前工作的时候,会感觉到精力更加充沛

体力与脑力

我是个自由职业者,既有一堆事情要做,也有一堆家务要做,通常是先做工作,再做家务,但往往是工作还没做完老婆就回家了……我就很不好意思了……

后来我用这种方法:

  • 先做工作
  • 工作累了或者卡壳了,我就去做家务,比如扫地、洗衣服什么的
  • 然后再回来工作
  • 然后再去拖地、倒垃圾

神奇的是老婆回家的时候,我把工作做完了,家务也做完了……

原来,工作累了以后强迫自己继续工作,卡壳以后强迫自己继续攻关,是对时间低效的利用

结语

这篇文章是我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学到的几样东西融会贯通的输出:

  • “节后综合症”是我的一种状态
  • 想要走出这种状态我先联想到了《意志力》这本书里关于意志力肌肉的隐喻
  • 然后借由这个隐喻洞察出从放假到上班中间应该有个循序渐进的过渡
  • 后来我觉得“莫比特休息法”就是这个过渡,
  • 接着去实践,果然有效
  • 最后写成文章分享给大家。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对大家有用 :)

================广告的分割线===============

我2月15号会在笑来老师的「一块听听」进行分享,只需1.88元,直播结束后恢复6.66元

内容是:做每日计划的方法以及容易进入的误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

扫描海报中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课程页面。

付费后可无限次反复回听,语音和PPT会永久保留在「一块听听」,方便你随时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