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张图,你就知道怎么更聪明的工作了

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条规律是: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你看啊,气温是不是有高有低?而且还忽高忽低容易让人感冒,包括手机信号、网络信号,也是有时高有时低的,信号不好的时候就要到室外去找信号,连人的心跳都是有波峰,有波谷的,如果成一根直线那么就失去生命了

那么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顺着波动规律做事更加舒服,还是跟规律对着干比较舒服?我想大多数人都同意顺着规律做事比较舒服,可是你是否知道你一天当中的波动规律呢?怎么利用这个规律更聪明的做事呢?

我根据对身边人的观察,从精力、情绪、事情、时间,四个角度画了一幅《职场人一天状态示意图》,你可以看到这张图里分为横轴和纵轴,横轴就是一天的时间线,从早晨6点开始到晚上24点结束,纵轴是波动状态的高低,这个很好理解,你可以先大致浏览一下这张图,看看你从中能有什么发现:

你可以看到在这一天的时间里,人的状态是有明显不同的,并且和你的工作状态息息相关:

工作前的初始状态

每个人从起床到开始工作前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

有的人一起床就精力充沛,有的人没睡好起床就很累,有的人起床之后情绪好,有的人有起床气,总之,这就是你的初始状态,调整好你的初始状态,你就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

而且通常来看,大多数人精力的初始状态是比较高的,毕竟大多数人睡了一觉起来,还是精力充沛的,那事情和情绪的初始状态是比较低的,情绪还没有大的起伏,按照流程开始刷牙洗脸,虽然脑袋里想了一些今天要做的事情,但是和开始工作以后比起来,还算是少的

请注意,如果你早晨一起床就跟家人发脾气,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那么这就会影响到你的工作,也就是带着情绪去工作,因为就像涨潮落潮,情绪起来之后,需要时间来慢慢回落

工作中的消耗状态

从这幅图很直观的看到,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内耗,特别是精力和情绪的内耗,为什么会这样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精力是会逐渐下降的,精力的下降通常带来自控力的下降,就像你晚上下班回到家,什么都不想做,就想玩个游戏、看个视频、刷个朋友圈、吃包方便面,这在你平时还能控制的住,很累的时候就完全控制不住

可是工作到胶着状态,你的情绪又是比较高涨的,或是激动、或许是兴奋、或许是焦虑,情绪就是油门,精力就是刹车,这时候相当于你同时猛踩着油门和刹车,当然内耗大了

下班前的合拍状态

快下班前的状态通常是最顺畅的状态,很可能会产生心流体验,从图中你可以看到这时候你身上的事情通过努力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呈下降趋势,情绪虽然有个波峰,那可能是因为快下班的兴奋,但总体是比较平静的,精力也正在燃烧这最后一把火,很旺

事情少、情绪高、精力旺盛,这时候的你会感觉到很有状态,要是一天开始的时候就是这种状态该多好

下班后的可能性状态

上班的时候你是目标明确的、计划充分的、执行有力的、不断思考的,但是下班之后没有了这些外在的约束和监督,似乎一下子放松下来,伴随而来的是一种迷茫无力感,没有多少事情要做,就想好好放松放松,工作中透支的精力,在这时候需要补偿,所以你的精力水平比较低,情绪方面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激动的事情,其实这是人特别正常的状态,躁动了一天,现在需要平静下来,为晚上的睡眠做好准备

但是也有些人是下班之后才开始展示出自己真正热情的一面,和工作中完全不同,所以最后这个部分是充满着各种可能性的

同时你有没有发现在这幅图里,唯一水平的就是时间,时间一直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走,不管你的精力是怎样,你的情绪是怎样,你的事情是怎样,时间就在那里,不多不少,不快不慢,但是这并不是停止,它是在很平稳的向前进行着

而这恰恰成为了这个坐标系里面的基准线,其他三条曲线都在围绕着时间上下波动,那么有个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状态是最佳状态?

我认为是心境如水的状态,你可以想象你的面前有一片平静的湖水,然后你从脚边捡起一块小石头,扔进湖里,会发生什么呢?扑通一声,激起水花,泛起涟漪,然后又归于平静,你又捡起一块大一点的石头,扔进湖里,这次水花更大,涟漪更多,但仍然归于平静,湖水就是我们的心境,这些石头就像是大大小小的事情,如果我们的心能在处理完大大小小的事情之后,仍然保持平静,这就是时间管理带给我们的最佳状态,也就是说精力、情绪、事情,都趋近于时间,但又不重叠于时间的时候,有了波动能快速恢复到水平线的时候,就是最佳状态

结语

有兴趣的话,你也可以试着画这样一天的状态示意图,看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如果你画完了也可以在后台留言发给我,我会尽力给你一些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