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恢复精力的3个方法,工作再忙也不会累

咱们先简单测试一下你的精力水平怎么样,来,你最近有没有发现自己:

  • 体力有所下降,特别容易犯困
  • 晚上入睡困难,脑袋里总在胡思乱想
  • 注意力下降,特别容易忘事儿
  • 容易生病,只要换季就感冒、打喷嚏

如果符合3个以上,那你的精力水平就非常需要提升了,这时候你可能会说:“唉,这一天忙的跟啥一样,回到家就累到不行,就想躺在沙发上刷手机、吃零食……”

说到这儿,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怎么做才能减少精力的消耗呢?我找到的答案是:让自己的生命节奏符合大自然的节奏,就像我们的小齿轮咬合自然的大齿轮,就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一样,如果这两个齿轮是打架的,那么精力和行动力都在内耗中损失掉了

[......]

阅读全文

轻松自律的3个技巧,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算一算,我从2007年开始写时间管理博客到现在,已经写了16年的时间,大约2000多篇文章,虽然刚开始是日更,后来是周更,现在是随兴更,但是写作的习惯和打篮球的习惯一样,根深蒂固了,正因为有这样的写作习惯打底,才能顺利写完出版两本书《小强升职记》和《只管去做》

于是有小伙伴问:“强哥,你是怎么做到自律的?为什么我很容易三分钟热度?”

借由这个提问,我总结了自己自律的3个技巧:自律=法律+规律+旋律,今天就分享给你,可以协助你更轻松的做到自律

一、法律

你有没有把要做的事情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不容逾越,坚决执行!?

有位出版公司的朋友约我见面,说他每天早晨[......]

阅读全文

培养习惯很少提到的6个细节诀窍,却关乎最终的成败

前两天我做了一次咨询,来访者是我的读者,小西,30多岁,程序员,本来长时间面对电脑自然出现弯腰驼背、高低肩等不良体态,但是工作压力大,晚上回家也没精力去锻炼身体,最近为了完成项目,加班都半年多了,所以我想早起锻炼身体,但总是半途而废,坚持不下来

他说:“我明明需要锻炼身体,无论从健康来说、还是动机来说,已经足够强烈了,为啥好习惯还是培养不起来呢?”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和他类似的情况?

在我看来他培养习惯的时候,出现了两个偏差:一个是他明明想要改善的体态问题,但是做法却是早起做俯卧撑和跑步,着力点不对,另一个是他认为只有动机非常强烈的时候,才能推动习惯的养成,这是没有掌握培[......]

阅读全文

这可能是我最难受的一次线下工作坊了

“一会如果发现我在台上不对劲,在我倒下之前赶紧打120!”

这是我“目标纠偏工作坊”开始前,跟助教小伙伴说的一句话,那天真的是太难受了,浑身没劲,就像被抽干了力气,头也很疼,就像emoji里面“裂开”的表情包那样,应该是近几年最难受的一天

可是面对来自天南海北的成长会小伙伴,我真的不希望错过这次分享的机会,怎么办?

硬撑!撑了3个小时,最后大合影的时候,你可以看到我脸上的表情都崩了

【插图】

尽管如此,一天半的“目标纠偏工作坊”还是取得了圆满成功,今天我就来跟你分享三点收获:纠偏、连接和贡献,你读完之后,也能吸取到这次活动的精华

PS:整个工作坊[......]

阅读全文

揭秘:我的个人效能工具箱大汇总,一次全拿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多器整合是个问题

这么多年我也使用过不少个人效能的工具,滴答清单、印象笔记、百度网盘、番茄钟,发现想要组合一套适合自己的工具套装并不容易,比如滴答清单和印象笔记怎么整合在一起?印象笔记和文字创作怎么整合在一起?

后来我采取的策略是:铁打的系统,流水的工具,先不去管具体用什么工具,把自己的任务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先建立起来了,再去整合工具就能减少工具之间的冲突

今天我就把我这么多年迭代到现在的个人效能工具箱分享出来,总体来说是按照使用场景分,然后每个场景有不同工具的相互配合,一共9个场景x个工具,你读完之后可以当做升级自己工具箱的参考:

[......]

阅读全文

一篇文章把大脑机能和个人效能的关系讲清楚

想象一下,你早上到公司,翻开手机或者本子上满满的待办事项,充满干劲地准备投入一天的工作。然而,不知不觉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你却发现自己只完成了一小部分任务。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不是时间管理方法不对?或者是缺乏动力和专注力?

其实我们长时间以来,都忽略了另一个提升个人效能的重点:仅仅掌握时间管理技巧可能只是治标不治本,大脑是规划和执行所有目标、计划的基础,大脑的各个分区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注意力、决策能力和创造力,所以我们要深入了解大脑的分区功能

但这些相关资料网上要么是比较零散,要么是没有和个人效能结合,我花了点时间,专门整理出了大脑不同分区的作用和对于个人效能的影响,希望对你有启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