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到底有没有用 三

另一位朋友也在向我倾诉他的麻烦,“我觉得使用情境一点都不高效,第一,为每个任务写情境就是时间的浪费,第二,我的情境似乎是无限的,比如说,在办公室,在家,在厕所,在公车上,在电脑旁,在逛街。。。。等等等等,不但是无数个,并且还很容易重叠,比如,既在家又在电脑旁怎么办?总不能加两个情境吧?这样的成本消耗我宁愿不要。第三,每次情境转换的时候都要遍历一次清单,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比如说我从电脑旁离开,去坐地铁,那么我还要把清单拿出来从上到下看一遍,看看哪些事情是要在地铁上完成的,从地铁回到家,又要遍历一遍清单。这很麻烦。”

这是GTDLife.cn上一篇Blog中为大家列举的一个案例,我觉得这样的案例分析非常的有意思,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清晰的经验,以及分析的乐趣,呵呵~欢迎大家在GTD交流圈谈谈你对情境的使用经验。

来吧,让我们继续,暂且把那个人就当作《小强升职记》里的小强吧,他对情境的疑惑是“每次转换情境的时候都要遍历清单,好麻烦阿!

标注情境是一种浪费

你觉得标注情境是一种浪费是因为你觉得情境对你来说没有用处,那么就有两种可能,它对你真的没有用处,或者你没有领悟到它的用途。

关于情境的使用,通过我们前一篇博文已经得出了共识:

1.每天20个行动以下,不建议使用复杂的情境

2.每天超过40个行动,或者超过你清单的一整页纸,建议你使用情境

3.如果你使用数码产品作为GTD工具,那么建议你使用情境

小强,如果你真正的知道了情境的作用,以及情境的优势和劣势,那么你就可以自己判断标注情境是否是一种浪费,其他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你

情境是无限的

使用情境的最大难度在于如何合理的设置情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比如读者李毅,他是这样做的:

Dear GTD friends,

在GTD Life的blog上看到连续两篇的关于场景(context)是否有用的帖子。
我想分享一下一点陋见,请多多指教。
之前在公司分享GTD思想的时候,我对context进行了一个小小的分类。
1)物理场景:例如@home,@phone,@office,@errands
——目的是为了在特定的地方、工具做具体的事,
举个例子,A君有一台娱乐用的Desktop和一个专门用来工作的Laptop,那么,使用这个两台电脑的时候,A君便进入某个场景的特定待办中了。
这个场景或许是实体的,或许是心理上的。如第二个分类。
2)状态场景:例如@与人联系,@等待答复
——目的是为了让执行者清楚在这个场景中,所有待办均处于相似的进度。(对应第一种分类的“物理”。)
我相信,还有更多的场景属性的划分。
就这两者的划分,他都表明一种目的——聚类以便迅速进入状态而执行待办!
因此,我们讨论context是否有用并非基于它所设置的多与少,而在于是否具有效率。同时,不可否认,设置数量的多少会影响效率。
但数量并非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是通过设置context来实现某种相似行为的聚类是否必要。
例如文中提及到——
“这些任务,我只需要0.01秒就可以知道他们应该在哪种情境下做,我想我还不至于糊涂到在午睡时回复所有Email,而在公司去维修水龙头。”
这个显然,设置context就显得无必要。
因为这个主人翁都觉得这些都是或平常至极、或无论如何都不会出错的事,所以,对这位主人翁是“不必要的”!故无需特别设置。
但,这个并不意味着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事有着相同的答案和解析。例如,一位极其热心的员工,可能觉得维修水龙头(无论家里还是公司的)都是重要至极的事!这个时候 ,context(物理场景)就显得必要了!
因此,针对世间诸事,不要所有的都设置context,以致一一对应。因为context的目的是“聚类以便迅速进入状态而执行待办”,聚类仅是第一步,关键是 第二步——进入状态!!!
在实践中,我建议,可以采取上述的二分法来定义context。在“必要性”的原则下,适当定义物理和状态场景。这会比什么都定义来得更有效率和更易于指导执行 。


情境是需要我们定期去调整的,因为情境的设置太依赖我们的状态和环境了,既然环境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情境也需要不断变化才行。

每次情境转换都要遍历清单

实际上这是你最不需要担心的问题,以我的经验来看,如果你在情境转换的时候才去看清单,那未免有点迟了,我会利用小片的时间去遍历清单,每天至少遍历清单30次,但是完全没有感觉到时间被浪费或者嫌麻烦。

1.遍历使用碎片时间,这些时间不利用才叫浪费

2.每次遍历清单的时候我都会用四象限法在大脑里衡量一下哪件事情比较重要,或者紧迫。然后调整顺序去执行,每次遍历清单的时候我都有一种掌控感!这样的感觉很好

所以,不要怕遍历清单,只需要考虑一点:你是否真的需要情境